近几年,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多样多变,敌我双方争夺接班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可以说到了胶着状态,这样一个时代背景决定了高校思政工作的紧迫性,用习总书记的话说:做好高校思政工作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此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政工作空前重视。 2016 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同时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又过了两三个月,在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专门指出“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 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再一次指出:要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可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确实不是我们思政部一个部门的事情。以上这么一揽子国家相关文件和规定让我们思政部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我们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被重视,有了极强的存在感,去掉了些许的孤独感,但更多的是随之而来的恐惧感,本领恐慌。或者换另外一个词叫责任感。 那么到底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们高职院校如何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来自专家的共识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为理论基础,其研究对象是全社会所有成员,特别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出发点是社会需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侧重于人的思想层面,重在育“德”,以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为目的,注重教育对象意识结构的显层面,如:理想、信念、动机、态度等,注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强调理想信念、遵章守纪、社会公德等。 9月25日,国际学院通过院务会向所有任课教师,进行了讲解与讨论。老师们认为“课程思政”应该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以“隐性思政”的功用,与“显性思政”也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道,共同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