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心灵手巧间,开启多元心理探索新篇章

本站讯(通讯员 王可可)在2024年10月8日至12月5日期间,淄博职业学院国际学院“心晴港湾”心理健康社团依托“心晴·小可”心理健康辅导站,成功举办了 8 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同学们搭建了探索自我、舒缓压力与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平台。社团秉持“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五育并举的理念,通过“交流、扔掉、拓印、塑粘、描绘、画画、交流、拼贴”的方式,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和动手”中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系列活动以“借实干淬炼自我,以笃行丰盈青春”主题活动拉开帷幕。同学们在活动中积极交流,探讨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行动克服困难,在校园生活中砥砺前行,为自己的青春画卷增添实干色彩。此次活动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斗志,更让大家深刻意识到行动是实现目标的关键,为心理健康打下坚实的内在基础。

“扔掉标签,做不被定义的自己”活动则鼓励同学们勇敢突破外界的刻板印象。在分享与讨论环节,大家纷纷表示深受启发,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无需被他人的眼光束缚,要敢于追求真实的自我,从而有效提升了自我认同与自信心,为心理健康注入了积极的自我认知力量。

“拓花草之印,染自然之美”DIY 手工活动为校园生活带来一抹清新自然的色彩。同学们亲手采集花草,通过拓印的方式将自然之美留存于纸张之上。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大家的动手能力,还让同学们在亲近自然的同时,静下心来感受美好瞬间,舒缓了学习与生活带来的压力,使心灵得到片刻宁静与放松。


“‘塑’出缤纷咕卡 ,‘粘’出自我风采”DIY 活动则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创意与想象力。在制作咕卡的过程中,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材料、设计样式,将个人风格与情感融入其中,每一张咕卡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自我表达。通过专注于手工创作,同学们暂时忘却了烦恼,释放了内心的压力,并且在展示与交流环节中,进一步增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与理解。

创意活动“我的名字会说画,用画笔描绘自我”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深度探索自我的机会。以名字为切入点,大家用画笔和色彩诠释内心世界,将抽象的自我认知转化为具象的艺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不少同学对自己有了全新的发现,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性格特点与潜在特质,这种自我探索对心理健康的深入理解有着重要意义。

“我的手掌自画像,画出心理健康树”活动别出心裁,引导同学们以手掌为轮廓,绘制出属于自己的心理健康树。树干、树枝、树叶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心理层面,如个人成长经历、情感支持系统以及未来期望等。通过这一活动,同学们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了直观且全面的审视,同时也明确了在成长道路上需要关注与呵护的心理“枝叶”,为后续的心理调适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

“从‘心’出发,‘愈’见更好的自己”心理交流活动营造了一个安全、开放的交流空间。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困惑与感悟,彼此倾听、相互支持。社团指导老师也参与其中,为大家提供针对性的建议与指导。这种情感的交流与专业的引导相结合,如同心灵的一场“及时雨”,有效缓解了同学们内心的焦虑与压力,促进了彼此间的共情与理解,进一步提升了整个集体的心理韧性。

最后一场“玉弦一拨春万两,雨碎东风点青秧”拼贴诗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调适巧妙融合。同学们在优美的古诗词与灵动的现代语句中寻找灵感,剪裁、拼接出一首首饱含个人情感与思考的拼贴诗。这一活动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更在字里行间中抒发了内心的情感,使大家在诗意的氛围中获得心灵的慰藉与滋养,为整个系列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虽此刻工作暂得休憩,然征程未竟,恰似行者于途中小歇,前路尚遥。我们以交流、创作等多元形式开启心理探索新篇章,在“扔掉”烦恼、拓印美好、塑粘创意、描绘憧憬、尽情画画、深度交流与拼贴回忆中,激发大家的创造力,为同学们提供情感宣泄与心理成长的空间,有效促进了心理健康。未来,“心晴港湾”社团将继续探索更多有益的活动形式与内容,为同学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助力每一位学子在成长道路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