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高职英语 > 课程建设平台 > 正文

国际化和英语化 — 学术英语是时代的选择(文/蔡基刚)

    一、语言政策与语言选择

随着全球化、国际化、走出去国际化战略等字眼频频出现在国家文件和重要报刊上,“语言规划”、“语言政策”和“语言管理”这些术语在最近几年也越来越多在我国学术界得到研究。

语言政策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许多国家和地区从侵略者铁蹄下解放了出来,结束了殖民统治,原来使用殖民者语言的不少亚非国家和地区开始考虑是继续沿用殖民者的语言作为官方语还是恢复自己语言的地位。

这种选择除了考虑不同语言之间的平衡,缓解民族矛盾外,还涉及到政治权利与资源分配的利益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经济等因素。这样,语言政策或语言规划就成为一个社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者开始研究的新领域。

什么是语言政策?Sposlsky在其《语言管理》一书直言:“语言政策就是选择”。政府可以通过对语言或外语的选择甚至干预,促进民族之间的和谐,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去世给新加坡及世界留下很多政治遗产。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他的双语政策。他在《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的双语之路》一书中讲述他50年来如何倾注全力,把新加坡从一个语言复杂的前英国殖民地,打造成一个多数人都通晓英文,同时懂得自己母语的国家。

新加坡由多民族组成,73%以上的人讲华语。当新加坡在1965年被逐出马来西亚联邦时李光耀并没有选择把华语作为新加坡第一语言,而是力排众议,选择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李光耀的选择有三个考虑:

1)虽然国内大多数人讲华语,但汉语却是世界上最难学和最难写的语言之一。对外国人而言,他们很难学到能自由融入华人社会的水平;这就给吸引并同化其他国家的人才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2)新加坡作为一个弹丸之地,缺乏天然资源,要发展就必须和走出去和引进来。采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可以更快地吸收世界的科学和经济成果,推动新加坡发展,采用华语是走不出去的。

3)新一代土生土长的新加坡华人已经不再是有着中国情结、使用汉语熟练的老华侨了,在他们中推广英语,不仅阻碍小,花的学习时间也短,而且带来的各种机会更多。新加坡是世界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旅游中心,享受着较高的经济、科技和生活水平,曾经具有亚洲四小龙之一美称,

从某种意义上说,李光耀选择的双语政策是新加坡经济起飞的原因之一,英语官方语的确立直接推动了新加坡的政治、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语言策略是新加坡建国的基石。

语言是人类一切活动的载体,正确选择语言(包括外语语种、外语教学定位)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一个高校,乃至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活动的模式、方向和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把语言规划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战略的实施首先是借助于语言战略的制定,即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的制定。

今天在英语已成为世界通用语,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下,我们也正面临着一种选择,如企业是国际化还是本地化、高校是全英语教学还是母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是专门用途英语还是通用英语等,这些选择将直接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

二、国际化与英语化

国际化是从全球化演变而来的,它有三个必要条件:

1)英语逐渐成为国际通用语。如现在世界上说英语的人达到15亿,有62个国家规定英语为官方语言,有80%以上的学术出版物是用英语写的,几乎所有的国际组织和机构以及各学科的学术会议的工作语言是英语,几乎所有的科技、经济和文化活动是通过英语来组织的。

2)互联网的崛起和跨国交通运输的越来越便捷加快了知识和人员的流动。

3)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和科技要发展乃至生存再也不可能闭关自守,靠自力更生解决了。经济要生存要发展,相互的依赖性越来越明显。

例如今年是中国加入WTO后享受十五年保护期的最后一年。明年开始就没有关税保护了。中国将向全世界开放农产品市场、零售市场、电子、家电和汽车业市场,开放银行业、证券业、电讯业、开放专业服务(包括法律、会计、医疗等)。

一句话,从2016年起中国必须对外开放各行各业,允许外资进入中国所有行业,包括目前国家控制的矿业、交通、直销等。由于国外的东西和服务物美价廉,而国内的产品只是靠价格优势或者关税保护,因此明年起中国经济已面临生存的最关键时刻。

但保护期的结束也同时意味着我国可以放开手脚,让更多的企业走出去。可以这样说,全球化和国际化是中国企业自我拯救和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2013年我国境内企业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509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而这个数据在10年前的2003年只有28.5亿美元。

2013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371.4亿美元,同比增长17.6%;新签合同额1716.3亿美元,同比增长9.6%。这意味着我国的经济模式已开始向国外发展转型了。这个重要的转型既有国内市场需求萎缩,也有我国大量闲散资金需要寻找出路,更重要的是我国必须迎接世贸十五年保护期结束的挑战,制定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设和一带一路的策略就是这一国际战略的典型反映。根据经合组织(OECD)报告和预测,到2030年由此带动的全球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55万亿美元,其中港口、机场以及铁路运输设施需求量11万亿美元,航空客运到2030年要增长两倍,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3倍,才能满足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

同时,欧美发达国家基础设施面临更新换代,推出了庞大的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计划。而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薄弱,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对基础设施投资、能源和交通建设有着强劲的资金与技术需求。这都为中国走出去国际化战略的实现提供了极佳的良机。

国际化的前提是专业人士和企业员工的英语实力。印度人之所以在许多国际政治和经贸组织担任领导,在美国硅谷工作的工程师三分之一是印度人,原因就是印度有一大批能流利使用英语的专业人士。印度IT行业的从业人员远少于中国同行,但他们的IT外包业出口是中国的6倍多。客观地说,我国科技人员和企业员工的英语水平的低下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国际竞争力,严重限制了中国走出去的伟大梦的实现。

目前我国有300万员工在世界各地,但能熟练运用外语与国外客户洽谈业务、签订合同的人才非常稀缺。例如虽然最近几年我国互联网企业、能源企业、IT企业等大都已经走到了国际前列,但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还是很小,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国际化人才。

如我国高铁2014年与国外签订的合同额已经超过190亿元,在技术上已领先于世界。2015年中国南车与全球50多个国家就高铁建设进行了接触,其中包括美国、巴西、俄罗斯、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罗马尼亚等高铁潜在市场。但是所签订的合同额与阿尔斯通和西门子等老牌企业相比远处于下风,原因不是技术,而是语言。

正如南车海外营销中心经理许波称,“我们的技术文本与商务文本的英语质量不行,对手拿出来的都是标准文本,质量很高”,因此“‘高铁出海’语言是第一道门槛”。只有“一个既懂技术,又能用英语顺畅交流的人才就是最大的宝贝”。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们目前面临的挑战不是高级技术人才或高级管理人才的缺乏,而是国际化人才的缺乏。

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定义,国际化人才是“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人。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或行业领域内具有能直接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专业人士。要培养这样的国际化人才,企业的英语化是必然的选择。

以日本在线购物中心乐天株式会社(Rakuten)为例,其董事长三木谷浩史在2010年规定英语作为企业的官方语言:公司文件往来,业务开会发言,员工业务交流都必须用英语进行。他这样做出于几个考虑:

1)在国际市场里贸易双方只有具有共同的语言,才能有互相信任的沟通;


2)企业要走向国际,面对全世界客户就必须有语言的沟通能力;

3)总部的子公司在东南亚国家和世界各地,为了更好管理,必须具有与当地政府和员工的沟通能力,或总部和当地子公司的沟通能力;

4)海外业务的扩张,派遣官员和技术人员到子公司短期任职或工作已经成为常态;

5)在面对24小时全球工厂联系和客户服务,单靠翻译或少数精英已经过时。通过企业所营造的全英语环境,短短几年员工的英语水平大幅度提高,乐天也成功转型为全球化企业,并购了美国、法国、德国、英国、巴西等各国一流的在线购物平台。

从乐天的转型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英语对个人来说或许只是一种能力,但对企业来说来却是一种实力,而对国家来说就是一种国力。为了实现国家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我国的企业必须从现在开始起要走国际化道路,在企业内实现不同程度的英语化。

三、全英语教学与学术英语

国际化反映在高校就是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特征是:

1)国际化课程的开设或使用英语作为各学科的教学语言;

2)国际留学生的引入和同堂学习;

3)使用国际通用语英语原本教材;

4)引进国际教学和科研团队等。

从全球看,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力开设国际化课程已成为各国政府争夺国际留学生资源和今后人才资源,提升科技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为迎接高等教育国际化挑战,教育部在2001年9月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4号文件,提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的要求。

文件指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但是教育部这一教学语言的选择受到了国内一些学者的严厉抨击。不少学者甚至把双语教学上升到国家主权和民族问题,上升到殖民地教育的残余现象。

高校专业课程用汉语授课还是用英语授课是一种选择。但是选择了汉语,又要提出争办世界一流大学就是天方夜谭了。香港的不少大学的历史都很短,如香港科技大学是1991年成立的,至今不过25年,但根据最新公布的世界大学排名榜,科大排名高居第35位,在亚洲仅次于东京大学和香港大学。

同样,中国在1934年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都挤进了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道理很简单,这些大学都是广泛开展全英语教学。如一个大学的教学语言是英语。就能够引入国际一流的专家教授,使用最新的英语原版教材,能够进行无语言障碍的国际学术交流。这三点是一所高校提升教学和科研质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所在。日本科学家为什么能从1949年获得了22个诺贝尔奖,不能不与他们坚持全英语教学有关。

2010年国务院在充分倾听各方意见后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各高校“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

“引进境外优秀教材,提高高等学校聘任外籍教师的比例”。这一重要文件表明了政府的立场:一所大学真正要培养出各学科的世界一流人才,必须走全英语教学的道路,学术必须国际化。

如果承认企业的英语化对贯彻我国经济走出去战略,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性,承认全英语教学是大学国际化,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的重要举措,那么我国高校大学英语的选择就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而非通用英语教学。

根据国际外语教学理论,外语教学可分专门用途英语(ESP)和通用英语(GE)两大类。ESP分成学术英语(EAP)和行业英语 (EOP)两大类。前者侧重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中所需要的英语口语和书面的学术交流能力,后者则是培养学生在毕业后工作中的英语职场交际能力。而GE则是单纯的语言学习。

我国自1980年有第一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起到2015年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基本上都是选择了通用英语,尽管后者有了很大的进步,把专门用途英语纳入教学内容,但还是选修性质的。

上个世纪我国基本处于封闭状态,与国际交流较少,英语几乎没有外在的需求,英语只能当作一种知识或兴趣来学习,掌握语法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外语学习,了解世界,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因此选择通用英语是可以理解的。但本世纪来我国进入了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时代,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毕业后的社会工作都对他们的英语交流能力有很强的需求,急需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外语能力的人才,此时,选择专门用途英语才是正确的决定。

    在专门用途英语中,学术英语占主导地位,它在帮助学生上全英语课程和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中扮演了很重要的桥梁作用。一个在接受了中小学近10年通用英语教学的大学新生,只有学习学术英语后才能应对全英语教学的语言要求。

    学术英语不仅培养如用英语听讲座、记笔记、阅读文献、撰写论文和参加国际会议及学术讨论等技能,更重要的是还培养学术素养如搜索、评价、综述和运用信息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跨文化交流和团队合作完成研究项目的能力,

因此,学术英语尤其是通用学术英语是每个大学生,包括高职高专学生的必修课程。尽管后者今后的职业生涯或许不主要搞学术研究,但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交流、跨文化交流以及团队合作开展工作的能力是企业对任何一个员工的要求。

英语在高校是一门课程,但其地位已开始高于其他如数学和化学等学科等课程,因为其他学科和课程必须通过英语才能走向世界,才能和世界交流,才能有学科的发展。

学术英语地位的凸显完全是英语成为国际学术通用语的结果。大学英语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享受如此高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但只有选择学术英语,才能充分显示大学英语的价值,才能真正使其成为在高等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不可小觑的课程。

我们的结论是:在英语已成为国际通用语的情况下,要陪养国际化人才,培养世界一流人才,实现国家走出去的宏伟目标,英语的地位不仅不能削弱,而应该大大加强,所谓冲击汉语母语的教学和地位,影响国家主权、危及国家安全的说法是自欺欺人。

各级政府在规划企业发展、高校发展、城市发展乃至国家发展的时候,首先要规划的就是语言策略。如小到企业、高校,大到开发园区、自由贸易区,旅游城市等地方,是否考虑把英语规定为继汉语后的第二官方语言,大力培养年青人用英语进行工作、学习和研究的沟通能力。这不是梦人呓语。

在今天把英语从一种普通的外语或学校的一门普通课程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怎么都不为过。在越演越烈的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下,只有选择的国际化,选择不同程度的英语化,一个企业才能有生存,才能有发展,一个大学才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人才。

而要培养企业和学科的国际化人才,专门通用英语是大学英语的唯一正确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英语是历史的选择,学术英语是时代的选择,学术英语是我们这一代大学英语教师的崇高使命。

古希腊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骄傲地说过:“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硬棒,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今天这个地球就是中国走出去国际战略的伟大梦想,这个硬棒就是企业国际化和大学国际化,而这个支点就是专门用途英语,就是学术英语教学,让我们借助这个支点开始撬动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吧。

注:

作者系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全文即将发表在《外语电化教学》2015年第3期。本摘要是“2015年学术英语教学研讨会暨教师培训工作坊”的开幕词。

本文由原作者独家授权转载。